文章关键词: 自我认同价值观潜意识使命感心理学

文章关键词: 自我认同价值观潜意识使命感心理学
在说这个模型之前,我想先区分一下“说明—理解—解释”,这是搞明白任何知识、现象或者理论,都离不开三步。
说明都是高度浓缩的,用精练语言表达,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定义。理解则是用我们个人话语能够复述出来,验证是否真正懂得就是能用自己的话语复述一遍。而解释则是用形象方式,如举例子,打比方,百姓话语,通俗易懂的说明白自己的理解。
当我们试图写文章或者说话时候,就是在把理解变成解释进行表达,也就是说我们的解释不可能超过我们的理解。当我们解释不清楚的时候,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没有理解透彻。
什么是NLP的理解六层次模型/理论
1.环境(Environment):外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如时间、地点、人、事、条件等。
2.行为(Behavior):我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动作和反应。
3.能力(Capabilities):我们的技能和策略。
4.信念(Beliefs):我们关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
5.价值观(Values):我们内心深处的信仰和原则,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6.身份(ldentity):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自我认同。
7.使命/系统(Spirituality):我们对于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使命的认识,即“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个层次是后来者在原作者的基础上添加的)
在NLP中 ,环境、行为、能力称为下三层,属于意识层;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分为6个层次,它们分别: 精神、身份、信念,价值、能力、行为和环境。
1.精神(系统)
精神是我与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关系。当一个人谈及他的人生的意义,或者一家公司谈及它对社会的贡献时,便涉及到“精神”的层次了。
比如我活着就是为了吃喝玩乐;我活着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心理上的困扰;我活着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住上更好的房子;我活着就是为了能够让道路变得更加顺畅,等等。
2.身份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样看自己(我是谁?)。给自己定位,或者描述出自己的定位,便涉及到身份的意义了。承接上面(精神〕的意思,便是“自己准备以怎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比如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道路桥梁设计师、宇航员、医生、建筑师、律师、艺术家等等。
3.信念、价值
为了配合上述的身份,我需要有一套怎样的信念和价值?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地已经有了一个不自觉的身份,亦已经有了一套相关的信念与价值。它们决定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态度,但并不常会有意识地涌现。一般来说只有在反省整个人生或者学习NLP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想到身份和信念/价值的问题。多数人出现的信念/价值层次问题是:
— 为什么做(或不做)
— 有些什么(重要)意义?
— 应该是怎样的?
— 对我有什么好处?
比如做教师的信念就是必须要为人师表,所以在公共场合里他就会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他会有他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规条。这些东西表现在“我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可以穿这样的衣服呢”“我不能在公开场合随便开玩笑”“我要表现的稳重一些”“作为一名军人,我做事必须十分严谨”
4.能力
这个层次涉及到一个人怎样认识自己能有的选择(有没有选择,或者是“我必须这样做?”)。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份能力,故此选择越多,能力越大。我们一般说的能力,表面上指的是技能:懂英文、会用电脑、用某种技巧做某事。但是细心想想,它们其实也都是更多的选择。情绪代表能力,也列入这个层次。
一个人的使命感(精神层面)决定了他的身份,身份又决定了他会拥有怎样的信念,而信念则直接影响到了他的能力。能力是指他能够在社会上做什么、他更擅长什么,同时也限定了他在社会更不擅长什么和没有能力做什么。比如一个教师他擅长如何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他在学校里面对学生能够游刃有余,但是他却无法在社会关系中去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
5.行为
这个层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有没有做?”,即能力的挑选和实际发挥,也就是在环境中我的实际运作。
你有什么样的能力,自然就决定了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6.环境
“环境”包括了所有身体以外的东西,即外界的条件。世界上的种种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等都属“环境”。
前面的五个层次就决定了你所生活的阶层以及你所能够支配或者得到支持的社会资源。
由环境到能力的低三层我们每天都有意识地接触到 ,所以是由意识所主导的,由信念、价值到精神的高三层,我们日常很少刻意地去思想,所以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在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上三层所主宰。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往往不容易说得明白,却是人生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可以说,环境至能力的低层,只不过是高三层的放映或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显示而已。
个人的最高(或者最深的)境界是身份,所以,一般情况下往往只用到理解层次中较低的5层。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是环境及行为层次的问题;当问题是在信念或身份的层次时,解决便较为困难了。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在更高的层次里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何题,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难以有效果。
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在环境、行为、和能力的层面,而意识不到上面还有信念价值、身份和使命感。经常洪水泛滥,你如果只是在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坝,而不在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那就只能始终疲于奔命。
一个人做任何事,如果能将6个层次都一致连贯,他便会身心一致,全力以赴地去做,既开心,又有效果。反之,事情不成功,有压力或情绪,一定是6层之中有不协调的情况出现。
理解层次让我们简单地认识到问题或困扰背后的原因,因而会更快地以“治本”态度去处理它。研究NLP的人,如果只在行为或能力方面操心费神,成就不会很高。所有NLP大师.都必守在信念/价值和身份,甚至精神的层次上,有过人的掌握和心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NLP的真义不在其技巧方面,而在改变人的心态方面。技巧只是改变行为或者增添选择.而心态则是信念/价值或者身份,甚至精神的层次。
“三赢”概念便是精神层次最简单的实现。““我好、你好、世界好”七个字,便肯定了我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这方面的正面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