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工作坊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培养

文章关键词: 心理工作坊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培养
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弗洛伊德
背景
谈到心理学,绕不过弗洛伊德
提到弗洛伊德,更离不开精神分析
貌似很多人更愿意把自己和荣格、阿德勒联系起来
因为这样显得符合“潮流”
然而,这并不重要
今天只谈精神分析这门学问
入行到现在
接触心理学过程中
始终没离开过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
精分可能不是时下最为流行的咨询方法
也被一些“潮人”诟病
但是
不论是心理学忠实的学习者
还是心理学从业者
都需要且必要学习一下精分
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
精分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其他流派的基石
精分更像是一门内功
正文开始
1
什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说
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
即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则包含人的本能冲动
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也称为潜意识
精神分析首先是一种临床实践
是对人的精神结构有史以来
最为深邃和细致的考察
精神分析是
整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正式开端
2
为什么学精神分析
目前世界上心理治疗的学派众多
那么多的学派中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精神分析呢
有人说
你可以不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
但你需要有精神分析的底子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
是一切心理治疗和咨询体系的基础
是所有心理学从业者必备的基础知识
不管是否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学习精神分析都很有意义
与此同时
其自身理论体系复杂
内部又存在多个流派
在当代
拉康派已然是精神分析界的宠儿
其关于自我认知的“镜像理论”、
关于语言和欲望的“主体三层结构理论”等,这
些理论奠定了拉康派在的精神分析独特地位。
关于拉康理论
——镜像阶段:1936年捷克举行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拉康提交了论“镜像阶段”的论文,提出了“镜像阶段”的概念,成为他后来所有理论的奠基石和出发点。
——回到弗洛伊德:1953年6月,拉康在新的“法国精神分析学会”上作了题为《象征、想象与实在》的重要报告,首次提出了“要回到弗洛伊德去”。
——拉康讨论班:1953年拉康也开始了直到他去世为止,长达26年的研讨班。1966年拉康《文集》的出版,达到了6周内销售3万册的惊人记录,正如英国的拉康研究专家鲍维叶(M.Bowie)指出,:“在购买《文集》的时候,你买下的即是一件文化界的大事,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标志。”
——拉康学派:运用了精神病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去解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文本,构建他自己的精神分析学体系,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学习拉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
精神分析学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治疗体系,
不仅仅是一种解释性的方法,
而应该是关于聆听和探求欲望的一系列技术。
这也反映了拉康对精神分析的学科性质的看法,
他强调其科学性、人文性,反对其医学化的倾向。
跟谁学
姚峰
同济大学哲学博士
拉康派精神分析师
姚峰:接受过拉康派长程精神分析家训练,接受过系统式家庭治疗师训练,哲学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副教授。翻译心理学经典著作《嫉羡和感恩》(万千心理出版)、《犯罪心理分析》(普华心理出版),近年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二十余篇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论文等。从事心理学教学和临床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曾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目前主要专长和临床取向:家庭治疗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拉康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实践。
4
课程设置(4天)
2020年10月6-7日;11月7-8日
德瑞姆: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 |
第一模块 |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要点 1.人性观 2.意识层次和潜意识 3.人格结构 4.人格发展 5.焦虑 6.防御机制 |
第二模块 | 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要点 1. 拉康理论背景和思想渊源 2.镜像阶段和俄狄浦斯情结 3.无意识和语言 4.主体和主体的颠覆 5.欲望辩证法 |
第三模块 | 三.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治疗技术的变化 1.经典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术 2.拉康精神分析的技术 |
第四模块 | 四.精神分析在中国 1.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中国人的个体问题 (1) 人格建构:象征性阉割;规则的层次 (2) 自我分化:push个体化/pull个体化 (3) 依恋关系:形成机制;类型;咨询师个人成长与依恋关系 2.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家庭问题 (1)传统家庭关系的主要特点:父子关系;家族情节 (2)当代家庭主要特点及问题: 代际冲突与创伤;家庭投射;核心家庭情绪; (3)心理治疗:用系统思维分析原生家庭的问题 (4)心理治疗中的复原力资源(对立转化) 个人复原力;建构复原力 3.中国人的情结 4.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
(实际内容以授课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