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攀比平常心性格内向自卑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攀比平常心性格内向自卑
不要认为孩子有攀比心理就要对其制止。在心理专家看来,家长应抱以平常心看待,而且说不定还能变“坏事”为“好事”,借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孩子的沟通、与人交往能力。
家长不应武断制止
其实人群中攀比心理很常见,心智源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咨询师刘中良说,当孩子提出要求,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先耐心听听他们到底想什么。
孩子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由于不太了解人的需要和满足是要受一定条件制约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借助学习模仿对象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别人有了漂亮的书包、笔盒、衣服、玩具,他(她)也想要,“我还遇到小学生比着要手机、电脑”,刘中良表示,通常在大人看来孩子这样提要求无理取闹,几句“不行,不能买,要听话”就将孩子打回去了。
“武断地阻止孩子,会让他们因害怕被批评,而越来越不敢说实话,变得谨小慎微,家长从而丧失了一个了解孩子的好机会。”刘中良表示,相反孩子如果没主动提要求,将心思藏起来,性格内向,未必是好事。
攀比心理或是源自家长
攀比的内容有各式各样,可能比谁有好吃的、玩具高级,也可能攀比成绩、攀比交际能力。“对于纯粹提出物质要求的孩子,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帮助其建立更强大的内心,”刘中良认为,内心不够有力量的孩子,往往不自信,容易因一两件小事物而自卑,希望在攀比中获得自信。
有时候,孩子内心不够有力量很可能源于自己父母。有些家长本身很要强或是家中经济不太宽裕,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某某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议:
家长要学会问问题
刘中良以手机为例,给家长们提出建议,当孩子要攀比买贵重的物品时,家长要学会多问问题,尽量科学合理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在一件看似简单的买手机的举动中收获更多。
1.你买这个手机要做什么用呢?
刘中良说,弄清孩子的动机很重要,家长有时候想不到,孩子要买手机,或许是用在合理途径,“我曾经遇到一个小男孩,是学习班长,学校活动多,有手机方便和其他同学联系”,刘中良建议,只要用途合理,家长不要断然拒绝买手机。
2.这部手机要一千多元,太贵,可否想其他办法?电话费问题怎么解决?
这时候建议先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办法,然后家长引导,比如拿孩子的压岁钱,或者让孩子通过家务从父母那获得报酬,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让他(她)学会通过自己劳动努力来获得回报。
3.如果买了影响学习怎么办?
想必这是多数父母关心的问题,“学生以学习为主,怎么能玩手机?”这句话家长最好先藏在心中,不要以责备口吻对孩子说,先让他们主动思考下,如果影响学习,如何惩罚自己。同样是惩罚,从孩子和家长嘴里说出来,效果可大不一样,被动受惩罚容易出现逆反或抗拒心理,变被动为主动,孩子更容易积极努力,不让买手机影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