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个人成长自杀PTSD负性认知自我调节

2020/09/08

前两天,我们做了一期关于儿童性侵的漫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这儿。

从去年的台湾26岁才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到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自杀,近几年的性侵事件频频遭到曝光,引得人们纷纷讨论。

今天,我们聊聊遭遇了性侵等创伤性事件后,我们的心理该如何重建。


01

什么是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突然发生的、无法抵抗的、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引起人的无力感或者无助感

提到心理创伤,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火灾、空难、被性侵、被抢劫等等灾难性事件,其实心理创伤远远不只是这些灾难事件,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经历到的情感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造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最初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是从越南战争回国后退伍的老兵开始。

虽然他们已经彻底告别了战场,可是他们的内心好象每天仍在战场上一样,脑袋里不断地会闪现之前战争的画面,死去的战友,杀戮的场面,枪声和炮火声等等。他们的睡眠紊乱,情绪极端不稳定,生活消极。

这也是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创伤性事件对心理的消极影响,并由此提出一个心理学诊断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02

什么是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的核心症状有四组,即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回避和麻木类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即创伤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的痛苦记忆。反复做和创伤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出现闪回等分离性反应,个体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事件重复出现。以不断做噩梦、闪回创伤画面、强迫性重复等为最普遍的症状。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回避任何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外部提示(地点、人等)、痛苦记忆、思想和感觉。

3、警觉性增高症状:一点「风吹草动」就非常害怕;过度警觉、惊跳、易激惹,注意力出现问题,睡眠出现障碍,出现不计后果的毁灭性行为等。

4.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对自己、他人和世界有放大的负性预期和信念;持续的负性情绪状态;显著的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参与和兴趣;很多时候会出现愧疚、认为自己不应该活着等负性认知。


林奕含的半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中,讲述了女主角儿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的创伤性事件,进而引发成年的痛哭和抑郁,最终在住处上吊自杀身亡。




事后林的父母发表声明,该书的女主角就是林奕含本人,童年时期的创伤性事件,就导致了林成年后的创伤性应激障碍。

查斯特在 In the End 中所唱的,“Even though I tried, It all fell apart.”(我努力过,但终究一切徒劳。),我们似乎能听到他对童年遭遇性侵的无声的呐喊。


在唏嘘叹惋的同时,我们也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愿你们在那边过得好。


03

PTSD该如何自救?


我们的手被刀子划破了,虽然过段时间伤口会愈合,但是留下的伤疤却很难抹去。同样的,我们的心被伤害了,伤口可能会愈合,但内心的伤疤也很难马上消失。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PTSD,觉得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请立刻寻求有资格认证的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及时诊断治疗。毕竟,承认自己存在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而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确定创伤会何时以何种姿态来到我们身边,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足够恢复如初的能力。对于正处于PTSD中的人们来说,坚持有效的自我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自助手段。



一、观察自己的感受,识别自己的创伤“触发器”。

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感到非常的不安。有时我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很难过,而往往别人认为我们是“反应过度,想的太多”。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意味着有以前的创伤不断刺激着我们。

二、远离创伤或虐待的源头,探索让自己感到身心安全的方法


远离之前创伤的所有源头,通过冥想等方法控制情绪,矫正行为障碍,培养注意力。


另外要探索能让自己感到身心安全的方法,比如冥想可以降低焦虑,而运动能增加自我掌控感。

三、走到支持性的人群中去,建立和谐的人际网

让自己处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成功了有人认可,挣扎时有人支持。一个人的战争往往都是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和家人。


多和身边的人交流也可以帮助你快速走出PTSD的症状。


如果觉得周围的朋友没办法感受你的痛苦,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个PTSD的互助小组。可以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有很多人都在陪你战斗。



最后,如果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有迹象出现PTSD的症状,请不要说类似“有完没完了!不就那么点儿事吗?”“你就不能坚强点?”“那么多人都经历过,怎么就你一直这样?”……之类的话,而是带他及时就医,如果做不到,我们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闭嘴。


最后,我们希望这个世界上能少一些房思琪式的悲剧,多一些救助的渠道和支持的鼓励。



推荐课程

  •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了解详情
  • 德瑞姆家庭教育指导师

    德瑞姆家庭教育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了解详情
  • 少儿心理咨询师

    少儿心理咨询师

    少儿心理咨询师

    了解详情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