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性侵性教育儿童绘本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儿童性侵性教育儿童绘本
· 01 ·
为人父母以后,特别害怕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标题:
10 岁男童猥亵 5 岁女孩,家长竟称:女孩自愿的!
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总裁养父的「画皮」
上市公司董事长王某猥亵 9 岁女童,已被刑事拘留
26 万人坐视未成年女孩遭性侵!韩国「N号房」事件中的人性之恶
……
儿童性侵,我想是每位父母不愿听闻的沉重而痛心的话题。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在 2013 年至 2016 年,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犯罪案件就多达 10782 件。
相当于,平均一天,就有超过 7 个孩子遭到性侵犯。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无耻的犯人、麻木的父母、缺失的性教育……共同催生了这起悲剧的发生和发展。
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性教育,就像打预防针,宜早不宜晚。
然而偏偏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有个特点——谈性色变。
在安全的性教育面前,许多父母常常羞于启齿,采取的态度要么当甩手掌柜,推辞“孩子长大就知道了”,要么就当洪水猛兽,避而不谈。
殊不知,“见不得人”的性教育认知,才是孩子安全成长的最大障碍。
· 02 ·
性教育,千万不能嫌早
最近,一位家长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不满,她认为自己的女儿才9岁,老师却教给孩子怀孕和性别这方面的知识。
事件一经曝光,老师出面解释:因为班里有老师怀孕了,有同学在问。她想正好借这个机会,向同学们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没想到会让一些家长感到不满。但是许多网友却纷纷表示赞成老师的做法。
一句话,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可不会因为孩子小而放过他们。
孩子没有保护自己的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侵害,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一定的性教育,不懂这是在干什么,也没有任何反应对策,那么结局往往就会如同上文中的小琪一样,甚至还会在事后选择隐瞒,助长坏人的恶行。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到了今天,随着那么多起儿童性侵案的发生和曝光,却仍然有不少家长对儿童性教育怀有抗拒的心理。
心理学家范黎说:“正是因为父母这种心态加剧了孩子遭遇性侵的风险,他们甚至是在帮罪犯作掩护。”
其实,获得准确的、与年龄认知匹配的、完整的性信息,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利。越小获得正确的知识,孩子越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感受,自我保护意识就更强烈。
男女身体结构不同,保护好各自的“生命之源”非常重要。
因此,当孩子开始发问各种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家长们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相关的性启蒙知识。
· 03 ·
如何向孩子普及性教育?
方法一:建立起孩子的身体权意识
平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任何你不喜欢的身体接触,不论对方是谁,你都可以拒绝。提高害的安全意识,当TA遇到性侵行为时,TA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拒绝,也可以拒绝。
方法二:帮助孩子认识隐私部位
作为家长,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背心、内裤盖住的部分时我们的隐私部位,不会随便给别人看,更不会给别人摸。比如我们的胸部、屁股、生殖器。当有人提出要脱我们的衣服,并且要摸我们的隐私部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拒绝,并且大声喊叫。事后也要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
方法三: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孩子的应对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设计一些具体的场景,提高孩子的应对能力。例如爸爸扮演公园里的大爷,提出要给孩子零食从而看孩子的内裤,妈妈询问孩子该如何应对。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反应时,家长教孩子具体的话术。例如:不可以摸我,我要告诉我爸妈!
方法四:陪孩子阅读相关儿童绘本
绘本要有儿童视角,贴近中国儿童的生活,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画面,告诉孩子应该知道的事情。让孩子通过阅读绘本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传递自然、健康的性价值观。
· 04 ·
规避儿童性教育误区
误区一:孩子还小,不需要进行性教育
一般孩子在2、3岁左右,就开始有了性别区分意识,就社会文化的现状看,对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最好在5岁之前解答。性教育要相对超前一些,但不能脱离孩子的理解能力。
6-10岁的儿童已经进入学校学习,社会知识和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此时的孩子性意识需进一步增强,这个时候重点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要求孩子要男女有别,特别应教育男孩子学会尊重女性。
误区二:防范陌生人,对熟人放下戒心
在很多性侵案件中,加害者可能是熟悉的亲属、老师、邻居等人。女童保护基金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317起案件中,熟人作案210起,占比66.25%。
误区三:女孩才需要性教育,男孩不吃亏
当女孩的家长教女儿保护自己时,男孩的家长必须教儿子尊重他人,不要让他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成为加害人。另一方面,男孩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受害者群体。
误区四:性教育模棱两可
含糊不清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更加好奇和怀疑。另外,没有什么知识是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的。如果一直回避,孩子们就只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这些知识。
在信息如此开放的时代,在孩子找到各种“非官方”的不健康渠道之前,分享正确的价值观,把孩子迟早都会知道的事情先告诉他,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 05 ·
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值得被祝福、被尊重、被珍爱。
给孩子讲性的科普知识,其实也是帮我们自己梳理对性的态度。
我们既需要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同意,没有人可以亲你,抱你,摸你......
但也要提醒孩子,不能未经别人的同意,随便触碰别人,做出越界的事。
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建立身体界限意识。
安全教育从来都该是“防患于未然”,尽早习惯和孩子沟通这些事,即使孩子知道了这些,也许还是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也好过什么都不做,任由事件发生之后,抱憾终身!
当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准备得更好,对儿童性教育足够重视,其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意义——就像一束微光,当越来越多的光聚集起来,我们就能一同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