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心理辅导抑郁症状抵触情绪人身攻击心理需求
文章关键词: 心理辅导抑郁症状抵触情绪人身攻击心理需求
· 01 ·
前言
最近两个多月,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田博发现每周两次的门诊上,多出了部分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影。
“应该是跟疫情有一定的关系”,田主任说,“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大班下学期基本都没去幼儿园,有些长时间处于放养状态,一上学进入集体生活,学校里的要求和规矩比较具体,孩子不太适应,就容易出现问题”。
田主任反映,门诊上有个小男孩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在他的世界里以为这样很正常,他一不高兴,就可以随意发脾气;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一直哭闹,因为在家里的时候,哭闹就会得到满足。但是学校里是不会这样的,如此一来,即使是有经验的老师也束手无策。”
“在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适应期之后,孩子的情况还是得不到改善,老师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看。
今年这种情况有所增多,是跟往年很不一样的地方,家长的压力也很大,有时还会打骂孩子,更是雪上加霜,还是得从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上进行引导。”
日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今后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对此,田博主任觉得很有必要,“抑郁症最多的是初中生,且以初二为主,这跟目前的教育体制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从小给孩子报很多班,不少孩子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压力很大。”
不过要区别的是,抑郁症状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状意味着很多学生存在低自尊、负面情绪、无法感知到快乐等问题,而确诊抑郁症往往需要更加严格的医学诊断。
有数据表明:有很高比例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到抑郁情绪的困扰。无论父母还是教育工作者,关注青少年抑郁都应当成为必修课。
· 02 ·
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一个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这是个难以简单回答的复杂问题。大多数精神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创伤以及环境压力等,可能都与之相关。
孩子没有成年人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儿童精神疾病的高发有其普遍的生理基础。成年人受困于自己的烦恼,常有种草率的想法,认为儿童的世界无忧无虑。实际上,未成年人正处在情绪和精神上格外脆弱的时期。
人类大脑负责做出决定、计划,抑制冲动,以及社交活动、理解他人和自我认知等高级功能的部分,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而用于管理记忆、情绪和感受奖励的大脑边缘系统,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
这意味着,孩子虽然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感知情绪、情感,但并没有成年人那种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压力
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阶段,也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看到有着恐惧表情的人脸图像时,青少年的杏仁核比成人的反应要强烈得多。
一些针对动物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压力后,成熟大脑会在10天内反弹到正常水平,而处于青春期的大脑需要3周左右时间。另一项针对成年小鼠的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种起到类似镇静剂作用的物质,对青春期小鼠没什么效果。
也就是说,面对很棘手的状况: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持久的压力,可用来应对压力的工具也更少。
· 03 ·
儿童抑郁不只是“矫情”
这7个情景容易诱发抑郁症状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是诱发抑郁症的主要因素。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总是处于以下7个情景(据真实发生的情景概括),或类似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情景一:过度关注孩子学习
“你怎么这么笨!”
“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你好好学你们班小王同学,人家多聪明!”
父母都会对孩子寄予厚望,但对学习的过度关注,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做到理解和鼓励,不要一味地追求好成绩。也不要总是将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加剧他们的抵触心理。
情景二:打骂孩子、往孩子身上撒气
“你真是太没用了!”
“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白生你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有巨大影响。父母吵架、家庭暴力等压抑的气氛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抑郁的因素,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家长要有耐心,用更科学的方式去教育、去引导自己的孩子,真正去爱孩子。
情景三:拒绝与孩子交流
孩子:“同学们都嘲笑我长得难看……”
家长:“别烦我,没看见我正忙吗?”
长相被同龄人嫌弃对于孩子来说是很难过,即使家长正忙于工作,也请不要忽视孩子此刻面临的问题,这也许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要说“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话,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不理解他、不在意他,挫败感与无助感会进一步加强。
情景四:讥讽孩子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知道主动做家务。”
“这次考试居然考了满分,可真让人吃惊。”
嘲讽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能量极大的人身攻击。因为无法一眼看到内在伤痕,成年人往往会忽视语言带来的伤害。家长应当避免带有嘲讽的回应,即使真的出于幽默,也可能让孩子误解,成为心理阴影。
情景五:网络暴力
“丑八怪!”“怪胎!”“社会败类!”“我要是你早就去死了!”
只因闹了矛盾,同学对人产生不满,甚至拉帮结派在网上进行人身攻击,根本不在乎背后造成的伤害。
网络语言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很多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对听者造成的精神伤害难以估量。对于施暴者来说,只是过过嘴瘾,可对于受害者,心灵上的创伤却难以弥补。面对这种情景,矛盾双方的家长都要多和孩子沟通、疏导,要教他们更安全友好地使用互联网。
情景六:把压力转交给孩子
“你曾经是个很优秀的学生,最近成绩怎么差得这么离谱?”
“你这种成绩能考上什么大学?”
“我还怎么跟你张阿姨炫耀,一点不知道给父母长脸!”
越临近考试,考试越重要,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大。对于孩子,要试着给自己减压,考差了也要放下自责,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要一直相信自己,同时努力安抚自己,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怀疑和不理解。对于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宽阔的空间,缓解他们的压力,而不是转交更多的压力。
情景七:打击孩子的梦想
孩子:“我以后想环游世界,看各地美丽的风景。”
家长:“不要总是做不切实际的梦,你是个学生,如果不能搞好学习,有什么资格谈梦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虽然帮助孩子认清现实也很重要,但家长完全可以用鼓励和支持回应孩子。
人生有梦想才完整,追梦会让孩子们倍加努力,不应过早劝他们放弃。愿孩子们永远有梦。
· 04 ·
抑郁是大脑在发出信号:生活环境出问题了
人们习惯把大脑的改变称为具有消极意味的“病变”,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根据我们的生命经验而改变,这些改变恰恰是一种对个体经历的正常、自然的适应,而非“病变”。
就好比人吃坏了东西会拉肚子一样,虽然看起来是生病了,但实际上这是对吃坏东西的正常反应。它一方面排除有害的物质,一方面也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惕信号,让我们远离那些变质、有毒的食物。
所以,抑郁症并不是大脑本身病了,而是大脑在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出问题了。
9月份武汉发生了令人痛心的初中生跳楼事件。
有些人认为孩子心理太脆弱,太冲动。但想象一下,他的家人可以在学校公开打骂他,那么他在家庭的封闭环境中又会怎样被对待?
表面上看,孩子是因为一件小事被家长打了之后决定跳楼,但也许他在那一瞬间纵身一跃,可能只是想要逃离让他窒息的环境而已。如果存在另一个可以让他畅快呼吸的环境,相信他不会做出极端行为来逃离。
面对抑郁症,除了郑重对待大脑发出的警告信号,也要尝试改变当下的生活环境。否则,这样的治疗方法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消极治疗。
· 05 ·
有爱家庭必备的4项功能
对于孩子,最重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里,所有心理需求能都够得到满足,发生抑郁的几率会大幅度降低。
一般来说,孩子对家庭的心理需求来自四个方向,也可以说是家庭功能的四个方面。
相互平等:指父母和孩子对彼此的付出是平等的。在父母有困难的时候,给孩子参与帮助的机会;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父母也积极地给予回应。
交流与连结:指家里没有冷暴力,所有家庭成员都愿意表达真情实感,能安全地表达情绪,在一起聊天。
和谐大于冲突:指虽然有冲突,但整体上家庭主旋律是和睦的、开心的,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调侃。
积极的情绪氛围:指家庭的情绪氛围是温暖的,充满爱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发自内心想回家。
总的来说,这四个方面其实就在讲一个字“爱”,爱彼此并能让彼此感觉到爱。当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一定要先从自己、从家庭功能上寻找原因,看看这个家还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吗?
· 06 ·
培养孩子的乐观,家长可以做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花了30年时间对上千人进行跟踪研究,凭借这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和大量案例作为基础,发现了隐藏在父母养育方式中被忽略的重大秘密——习得性无助。
大部分在学习和生活上问题重重的孩子,并非真的能力不足,而是一路伴随的挫折感连连,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悲观情绪。
随着深入研究,马丁·塞利格曼发现对抗抑郁的“心理免疫”并非天方夜谭,“乐观”的特质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
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养成“习得性乐观”呢?“预防、掌控感与强化”是三个循序渐进的有效步骤。
第一,掌控感带来的高成就认可,是塑造乐观心态的重点。
建立掌控行为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形成孩子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习惯,在内心发展出一套说服自己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理论。而这套内化出来的理论将营造出他将来遇到困境时迎难而上的乐观心境。
家长不是要教会孩子感觉满意,而是要教会孩子表现满意的方法,让孩子获得掌控自己行为的能力,进而获得乐观的心态。孩子需要的不是鸡汤般的说教,而是简单具体可操作的帮助。
第二,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解释风格”。
形成乐观的“积极思维”,关键是解释风格。所谓“解释风格”,说白了就是家长跟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对于事情发生原因和结果的解释方法,最终构成了孩子看待世界的视角。
判断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有三种维度:
永久性:即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
普遍性:即起因影响许多情况;
个人化:即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悲观的解释风格,自带阴雨天。所有遇到的困境都会被解释为是永久性(永远这样)、普遍性(总是这样)、个人能力无法改变(我做不到)。
我永远也考不好,总是不及格,怎么努力都学不好。
我没有篮球天赋,每次比赛都会输,我努力也没用。
被老师批评的总是我,我毫无优点,真是个无可救药的坏学生。
而积极的解释风格,则是将碰到的困境都解释为暂时的(短时发生)、特殊的(偶然发生)、可以改变的(我可以)——“虽然突然发生,但很快我可以改变。”
我只是一次没考好,这次是复习不到位,下次更细致就好了。
输了一次球,主要是投篮不够准,下次勤加练习就好了。
老师批评了我,是因为关注到我最近的变化,我要有所改进才行。
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当孩子面临挑战时,家长正向乐观的引导和鼓励,能够让孩子付出耐心、勇于尝试、采取积极的行动。无形中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乐观的信念:办法总比困难多,所谓的失败,不过是暂时没成功罢了。
而事情成功后,通过正确的方式赞赏,强化孩子的成功经验,可以让孩子找到自我认可的信心,从而拥有更多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习得乐观的“预防针”。
第三,让孩子学会自我反驳。
为什么要反驳自己?因为当悲观的念头袭来时,我们要学会质疑,抵制负能量,不盲目接受对自我的低级评价,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客观事实和解决问题上。
第一步:收集证据(引导孩子思考,此刻的想法是否带有情绪化色彩)
我的想法是真实的吗?
我有没有消极解释这个事件?
第二步:做出选择(教孩子从其他角度来看待这件不好的事情)
有没有其他角度看待这件事?
这件事发展下去还有什么可能性?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会怎样?
第三步:化解灾难(学会正确评估坏事产生的影响)
有没有办法去改善最坏的结果?
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是什么呢?
我最能做的是什么?
第四步:反驳策略(将精力都投入到最可能发生的结果中)
当最坏结果还没发生前,我做什么最有帮助?
我现在第一时间能够去做的应该是什么
有效的反驳最重要的核心是正确:必须有实质性内容,让孩子依据事实来反驳。必须说服自己,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反击那些悲观的想法。
学会反驳自己,就是教会孩子当遇到问题时,不带感情色彩,实事求是的看待事件,看待自己,寻求解决办法。这也是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的强有力助力。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悲观进行“心理免疫”最重要的原则,是爱和信任。
转载声明:本文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如存在文章/图片/视频/音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