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弑母一案做出了宣判: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这一场审判,将当年那场骇人听闻的弑母案从众人记忆的深处打捞出来,与此同时,关于吴谢宇的成长历程、杀人动机、作案细节……也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2012年,吴谢宇被北大经济学院提前录取,大一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获得北大廖凯原奖学金;GRE考试成绩能入全球5%。据同学老师回忆:再难的内容,他看一遍就能学会。文科理科都很棒,老师称他是“天才”,同学说他是“宇神”,就连身处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他都算是人尖儿。而他上大学后和妈妈每天都要打一个电话,母子感情看似很好。可以说,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相对正面的:完美、零瑕疵、天才。他的完美形象如此深入人心,即便警方已经发出通缉令,还是有同学坚定地维护他:“我宁可相信自己会弑母,也不会相信吴谢宇会弑母。”可就是这么一个别人眼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且蓄谋已久。2015年6月和7月,吴某通过网上大量活性炭、干燥剂、隔离服、锯子.......7月10日,他趁母亲换鞋子拿杠铃猛击母亲脸部,直至确认死亡,把母亲的尸体,分解、包装,做成木乃伊。警察发现时,足足包了75层活性炭、除味剂,可防腐2、3年不被发现。完成一切后,他模仿母亲笔迹向工作学校辞职,用母亲和自己出国陪读借口,周围亲戚借学费144.7万元。完美掩盖母亲死亡失踪,也拿到亡命逃亡的路费。为了不让其他人怀疑,他还模仿母亲的字样写了辞职信,用借款的方式告知周围亲戚“妈妈去美国了”。他把身上的完美、严谨,被滴水不漏地用在了谋杀母亲身上。逃亡三年的吴谢宇没有给出答案,他拿着借的钱四处流浪、和妓女谈恋爱,还拍摄多段性爱视频,做了所有乖孩子都不可能会做的事情。这个被人说不出缺点的孩子,突然性情大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行为乖张的杀人犯。回顾整件事时,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天空之城》那个同样被视为“完美孩子”、同样用极端方式报复母亲的男孩——朴英才。朴英才,简直就是吴谢宇的翻版,出身好、成绩优异、热心慈善、班干部,是外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在拿到首尔大学提前录取的通知书后,他却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平板电脑。显然,他是故意的。母亲打开电脑,才发现原来乖巧一直是儿子戴着的“面具”,面具之下是触不到底的黑暗深渊。而更惊悚的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父母,“希望他们能非常痛苦”。
原来,夫妻两人为了创造所谓”医生世家”的新家门传统,逼迫儿子学习,动辄打骂,甚至不惜举枪指头。这让看起来阳光开朗、开朗和善的儿子,曾经多次想过自杀。朴英才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向父母报仇。看着心爱的儿子一句句“报仇、报仇”,朴英才的妈妈几乎崩溃,她只想知道:“我给了他最好的条件,为什么还要恨我?”其实,朴英才恨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逼他没日没夜学习,让他的童年在窒息、痛苦中度过。他恨的是父母高举“为你好”的旗帜,剥夺了他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让他无法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他恨的是,他明明每天都生活在地狱里,却还要向外人摆出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如果不是老师的那句“最可怕的报复不是一开始没有希望,而是在充满希望的时候给予最深的绝望”激起他强烈的报复欲,他早就自杀了。直到料理妻子的丧事,丈夫都不明白:那么乖巧懂事的儿子,为什么突然性情大变?就像听说吴谢宇杀死母亲的亲友们,始终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们猜想孩子是受了什么刺激,或者受到坏人的影响。但事实上,无论是朴英才还是吴谢宇,可能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乖巧,也许一直以来只是他们取悦父母、获得肯定的面具罢了。19岁的朴英才,用最决绝的方式向父母宣誓了自己的主权:离家出走,和家人决裂,与佣人的女儿浪迹天涯,从此音信全无……没有真实活过的他们,也没有学会选择、学会尊重、学会掌控行为边界。他们用近乎“同归于尽”的方法,突破完美的外衣,向世人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而早在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就因肝癌去世。直到2015年7月11日,谢天琴被儿子杀死的那天,这个家庭在整整5年里是缺乏父亲角色的。
父亲的缺位,容易让母亲把情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掌控感满满,来获取安全感。据吴谢宇的高中同学高健回忆,印象中吴谢宇似乎总是用学习、健身和班级活动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那种完全放空的休闲区间。其实高健也不能准确说出,吴谢宇到底哪里给他感觉不轻松。但令他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听到吴谢宇跟妈妈聊天,对话内容除了每次考试后他会跟他妈妈对历史卷子的答案,还会每天报账,“在食堂吃了东西、几块几,在超市买了什么、几块几,会报得很细”。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弑母前的吴谢宇是一个用“超我”生活的人。简单说,他用一副“别人家孩子”的面具,活得让母亲骄傲。但他的“本我”被压抑着。而弑母之后,他的“本我”占了上风:骗来的100多万元挥霍一空,以及近乎性瘾的性爱行为。他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欲望,毫无节制地释放出来。(本我代表欲望,受意识控制;自我处理现实事务;超我负责良知或道德判断)我们强调父亲的“在位”,原因之一就是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示范作用。父亲的缺位一方面会对夫妻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会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了一个男性角色榜样,缺乏和一个成年男性互动的经验。在亲友的眼里,吴母性格低调内敛,与人交好,但却“极度自律克己,当上老师后再也没有穿过裙子”。在吴谢宇父亲逝世后,谢天琴的大学同学曾向母子捐款,共筹集了1.8万元慰问金,却被谢天琴婉拒。 之后的6年间,大家曾三次试图把钱交给她,均未成功,但这笔钱一直存在银行里。 同样,当时福州一中曾试图向吴谢宇发放一笔助学金,但吴谢宇却选择了诚恳拒绝,且希望学校不要再扩大传播,他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悲悯。 然而,在吴谢宇弑母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当年母亲不肯收的钱一一“拿”了回来。 能从亲友们手里骗来144万的吴谢宇,应该不缺这1.8万,所以说,他此时要回来的,应该不只是钱,而是要来了一个机会,想试着代替当年的自己,向母亲表达这迟到的反对意见。
也许,对母亲的反叛一直藏在吴谢宇的内心,只是他聪明又倔强,为了迎合失去丈夫的母亲对一个完美小孩的渴求,他把自己粉饰的无比完美。对此,李玫瑾教授评价道:“吴谢宇这种近乎完美的人格,是以心理上的变态为代价的,他实际上是以压抑真实的自我为代价。”双面,一直都是吴谢宇的生活真相,就像有人说他开朗活泼,也有人说他很安静一样。然而,“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孩子长期压抑的后果,只有多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很多人把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归结于原生家庭,认为“父母皆祸害”,乃至像吴谢宇这样“帮母亲解脱”。
但那些总说被父母伤害的人,可知道,你也伤害了他们吗?
没有人生来就会当父母,成年后,每个人的选择,第一责任人都是自己。有的人说,年轻的时候看不起父母,觉得他们不够优秀、育儿理念也落后,以至于自己走了很多弯路;直到自己有了小孩,觉得做父母真的太难了!溺爱过了,担心孩子不成器;“狼性教育”,又担心逼得太紧,孩子以后恨自己。终于明白了父母当年的无奈。其实,哪有100%完美的家庭?哪有100%完美的父母?在“不健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活在父亲、亲戚的眼中,长大后意识到不妥,渴望改变,心理学能够给你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只有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开始爱自己,才有心理力量去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