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经过去,回首这一年,不知道你有何收获与感受呢?
不得不承认的是,生活多数时候都是艰难的。即使没有遭受真正的抑郁与焦虑症,仅是庸碌的日常就已经够我们受的了:在拥挤的日程表里来回跋涉,平衡着工作、家庭与责任;在象牙塔里张望外面的世界,纠结着考研、就业与未来……
但无论日子充满了多少糟粕,我们都希望它能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些新的开始需要建立在自己笃定的信念、敢于践行的勇气,以及某种好运气上。当然了,也需要外界的一点辅助与建议。这里是来自心理咨询师的7条新年建议—它们关乎你的心灵和情绪。你不需要视它们为金科玉律。但偶尔记起时,也许能帮你面对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挑战。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一个提倡自我批评与反省的时代。但是,对自己过度严苛真的有用么?我们常常认为,苛求自己就能帮助我们一直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或者迅速从错误里抽身而出。但事实上呢?有研究证明,一味的苛求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不断的重复那些错误的/坏的行为。相反,后退一步,施予自己一些同情,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弹性”空间,反而会更好。你可以借此增强自信,也更有可能在下一次做出新的、积极的选择。
当你下一次开始苛责自己时,不妨这样做:将自己当成自己的朋友,用一种更善良、温和的方式和自己对话,就像你呵护一位遭遇困境的挚友时那样。“好了,别再逼自己了,放轻松,让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你是否曾在脑海里不断的重复、回放、反刍某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并常常因此而沉思?譬如失恋、工作受挫等等。记住,这是有危害的!因为在沉思时,你并没有在学习任何新东西,也没有在解决问题,或者获得某个新的视角。你只是在重复又重复。有证据显示,有过度沉思倾向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病理性的抑郁或其他症状。即使你想沉思的欲望不是太强烈,你也需要花费一两分钟时间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你得找到某个能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或事情,看一个视频,玩一个智力游戏,和朋友聚个餐,诸如此类。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因为打破常规总是艰难的。但你依然可以尝试一下,尤其是某个“常规”行为已经将你拖入了窘境时。比如,别再做一个要花费半天时间来修改邮件草稿的完美主义者了。相反的,写好邮件,通读一遍,避免大的失误,就立即发送出去。我们常常因畏惧坏事的发生而畏首畏脚。但事实时,打破你的“惯例”,做一些相反的行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灾难发生。更重要的是,即使发生了,你依旧有办法来补救。当然了,如果你平时就是一个马虎的人,那还是学习一下如何多花点时间,写一封谨慎的邮件吧。新年假期快到了,你的微信朋友圈里即将会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别人的生活”:去度假了,收到了昂贵的新年礼物,跳槽顶级公司工作,脱单了……诸如此类。嫉妒不?羡慕不?记住,当你的嫉妒开始正面袭击你的时候,正视它,并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么。千万不要故作潇洒地说,切,我才不稀罕呢。你需要做的是,看清自己的嫉妒与欲望。真的想要这些?那就释放自己的能量,努力去追寻这样的生活。又或者,你发现这并不是你真正的想要的。那就平静下来,不要过度关注社交网络上的“生活”。你生活中真正的标尺与准则,应该是你自己内心的那个目标。
很多人都有同孤独做斗争的经历,孤独就同失败一样,在我们脑海中造就了错误的认知。孤独让我们误以为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够稳定,身边的人不关心我们。孤独还会让我们疏离,越疏离就越造成孤独,如此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勇敢地打破这个怪圈,与朋友交谈,聚会,一起旅游,迈出第一步。当然,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独处与内观的人,孤独也并不是一件坏事。随你所愿。你需要成为你自己。
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人应该快乐。如果你不快乐,那肯定是你的问题。但是,幸福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终极的目标了呢?也许终极的目标应该是自我实现与有意义?我们常常经历一些困难的时刻,饱受折磨,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你需要允许这些东西的存在,感受它们,同它们呆在一起,而不是逃避,或者强行把他们转换为幸福快乐。
我们时刻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置于首位,而冷落了心理健康。我们需要监控自己的心理健康,看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出现问题时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当你遭遇了挑战,或者步入了一个非常痛苦的境地时,仔细观察自己的感受,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继续向前,并及时求助。新的一年,面对未知的生活,用平和的心去接受、去拥抱、去期待。认真、努力,常怀感恩之心的你,为什么不会获得好运的青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