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关键词: 人性接纳看见情绪生命力

2020/03/20

来源|德瑞姆心理学院



疫情之下的贵州,发生了一起惨案,令人瞠目结。

3月15日下午4时,贵州省清镇市一小区内,有位19岁的男大学生,拎着菜刀砍死了同小区一个两岁小女孩。


据警方通报,嫌疑人杨某某就读于广东一所高校,有病休学在家(不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是不是在疫情爆发前,这个男生已患上某种疾病)
案发当天,杨某某情绪波动较大,他爸爸和他沟通后,得知他在大学读书期间,和室友、老师、宿管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学习生活都不愉快
就在爸爸打电话和校方沟通情况时,杨某某突然情绪失控,从厨房拿起菜刀冲出家门,将正在小区内玩耍的2岁小女孩杀害。



据遇害小女孩家属说,手提菜刀的杨某某,冲到楼下后,从小女孩妈妈的身后绕过去,以极快的速度把孩子摁到旁边的小汽车上,以杀人不眨眼的疯狂,对准孩子的头部猛砍5刀,刀刀致命

从作案到结束,不过短短数秒钟。

以至于,在旁边照顾女儿的妈妈,还没有反应过来,孩子已倒在血泊里。

凶残的嫌疑人杀人后,还高呼:“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多个知情者证实:

小女孩的妈妈,还是刚从防疫一线回家的医护人员。

不敢想象,她要怎么活。

人性之恶,不分年龄

事情发生以后,杨某某的背景也迅速曝光。

据说他父母都是下岗职工,这些年起早贪黑,到处打零工艰难度日,好不容易把儿子供上大学,现在儿子成了杀人犯

“子债父还,我们卖掉房子,用下半辈子替儿子赎罪”。杨某某的父亲说。

想想也挺可怜。可是怪谁呢?儿子成了恶魔,父母的教育恐怕也难逃干系。

这些年,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恶劣。每一个行凶者的背后,都是教育的失败和缺失。

人性之恶,真的不分年龄。




无独有偶,去年大连13岁男童奸杀10岁女童案震惊全国

10岁的女童琪琪身中7刀被残忍地虐杀,而行凶者蔡某是一个还不满14岁的男孩。

蔡某身高170,体重将近140斤,在同龄人里是巨人,在学校里被称作“霸王”。

他独来独往,不善交谈,几乎没有朋友。

他母亲从事海参贩卖,他父亲上夜班,在一家烧烤摊上给人烧烤东西,几乎没空管他,学校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

他经常欺负别的小孩,稍有不顺眼就拳脚相加,好几次把人打伤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回家。对方父母闹到他家里,他爸妈就赔钱了事。



从心理学上说,这样的小孩已经具有反社会人格。就像一堆干柴,只等一点火星就要爆发。

而这个火星就是青春期荷尔蒙。

从12岁开始,他开始看黄片,渐渐地满足不了了,就偷窥、跟踪成年女性,一直追到家门口。



最后,他把罪恶的手伸向了琪琪。
对孩子说:别人不喜欢你,不是你的错

在以上的案例中,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嫌疑人、他父母、还有他所在学校,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这个19岁的男生,在校期间和室友、同学、老师和宿管的关系都很紧张。

很多孩子在学校,都自述和他人搞不好关系,或者是想融入到集体中,但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当然,作为皮糙肉厚且无畏无惧的中年人,我们会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甚至拿这一句话敷衍孩子: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但,如果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岁月,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几乎每个少年,都是渴望成群结队的。

因为,对孩子来说,“我”这个概念是模糊而混乱的。

他非常需要在群体认同中不断碰撞,然后再反弹回来,确认自己,明确自我。

所以,很多时候,大人们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却是孩子走不出来的死胡同。



所以,我想把以下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家长和孩子。

①渴望与人连接,没有什么错。

接纳,受欢迎,是人渴望归属感的天性。

觉得自己不被接纳,不受欢迎,而感到委屈,没有什么丢人的,恰恰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和他人发生连接的渴望。

所以,接受这样的自己:

明明不受欢迎,依然想要靠近别人的自己。

②不被接受,不一定是你的错。

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双方的流动。

如果你付出了努力和诚意,但是对方依然抵触你,排斥你,你需要的不是过度反思自己,而是审视这段关系值不值得。

他人和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出身,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感受。

所以,他人说的话、做的事、作出的评价,都是他自己历史的投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

而我们每个人,也没有必要成为人人都欢迎的人——人际关系的真相是,不管你再优秀,总有人讨厌你。

当然,如果你和很多人,甚至所有人,都搞不好关系,那需要成长的是你自己。

③任何一种关系,都是和自己的关系。

期待和结果的距离,往往取决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

如果在学校里,你从不考虑室友的感受,臭袜子到处乱扔,深夜还在宿舍打游戏,没有一点同理心和纪律性,别人会欢迎你吗?

你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但平常作业脏乱,考试总是挂科,论文写得一塌糊涂,老师会真心欣赏你吗?

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最好的办法,是先那样对自己。

你想要别人对你友好,你先要对自己微笑;你想要别人夸你优秀,你就先要自律努力;你想要别人靠近你,你就给自己肯定和能量。

说白了,就是自己争气,优秀自律,大方得体,你的磁场自然会吸引属性相同的人,和你相遇。

一直到,你一路成长,足够强大,挣脱外界评价。



这是从孩子层面的认知和成长。

硬币的另一面,是孩子身后的家长。


对父母说:接纳和看见孩子的情绪
是孩子一生的福祉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曾提出一个词,叫做情绪性杀人。

她说:当一个人处在脑子一热的状态,没有任何控制能力,很容易滋生情绪性犯罪。



而对于那些在年幼时被父母忽略的情绪会成为孩子内心最痛的伤口。这些伤痛的情绪被压抑许久,当爆发之时会衍生出一种可怕的能量,让他们在瞬间成为一个狂躁分子,成为恶人。


记得有一部关于情绪的著名动画片叫《印迹俱乐部》,里面的小男孩费恩身上有很特别的蓝色印迹。



他问妈妈:我身上为什么有蓝色印迹?

在看电视的妈妈没理会他,还故意把电视机音量调高。

迫切想知道答案的费恩摇了摇妈妈的手臂。

这次妈妈终于抬起手,把手放在他额头上,像要摸摸他的头,结果却是用力将他一把推开。

在一瞬间,费恩的世界崩塌了。

他失落地跪坐在地上,周围的一切变成蓝色闪光碎屑,朝他围过去,似乎要涌进他的身体里,将他吞噬。

第二天,他身上的蓝色印迹几乎偏布全身。



原来,费恩身上的蓝色印迹,不是美丽的星光,而是心灵受伤的痕迹。

很多孩子都像小费恩一样,内心充满了隐形的伤口。

那些没有被看见的情绪,会一点点将他们内心的阳光都吞噬,直到殆尽。

孩子的情绪不被看见,家也可能变成绝境。

孩子的情绪只有被看见,才不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烙下痕迹。

有一期《少年说》里,初中男孩平汝霖站到台上,感谢继母给他的爱和包容。



当年家庭重组,他非常不习惯,对继母和继妹都非常抵触。

继母明白此刻的他多么渴望被妈妈关爱,知道他内心的抵触和不安,惶恐和不适应。她没有愤怒或者不在意,而是用爱一点点化解他的情绪。

他长水痘,继母温柔在他身边照顾他一整夜;

他学习不好,继母就在下班后给他讲题,教他做作业;

他撞破头,医院没有破伤风的针,继母就带着他跑了好几家医院……



继母在日常生活中把她的爱一点点渗透进他的人生,才能让他卸下心防,懂得感恩。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生命力只有一种。不被看见时就变成黑色的生命力,变成恨、攻击、愤怒和破坏。被看见就会变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热情、创造力、爱。

因为情绪被看见,孩子才不会叛逆;

因为情绪被看见,孩子才没有在生长的时候枯萎;

因为情绪被看见,孩子才懂得爱和感恩。

看见并接纳孩子的情绪,永远是亲子关系的归宿,也是一切关系的原点。
而让一个人突然觉醒,走上努力和梦想之路的,也是他在被看见中,找到了灵魂的热望,在专注的心流里,开始面对真实的自我。

-End-


推荐课程

  •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国际NCDA认证双证班-青少年生涯规划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了解详情
  • 德瑞姆家庭教育指导师

    德瑞姆家庭教育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了解详情
  • 少儿心理咨询师

    少儿心理咨询师

    少儿心理咨询师

    了解详情

热文推荐